2025-04-16 02:15:32
當然,光靠新設備、新科技的“硬核力量”,并不能一勞永逸,主要還在于人才的更迭。比如在養殖過程中有異常報警,甚至出現魚類死亡,這時就需要技術人員用專業知識分析原因,查找到底是疾病導致,還是互相攻擊致死,又或其他外來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提升技術的同時,示范園更注重人才的帶動與培育,以實現“授人以漁”。這些年,一方面,示范園對內強化技術培訓,積極對接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嘉興和平湖當地的水產站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邀請專業人士現場指導,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從苗種投放、病害防控、品牌推廣全方面進行提升。建立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體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上海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
國內外循環水養殖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工藝設備不斷優化,逐步采用了納米材料技術、生物膜快速培養技術、厭氧反硝化技術、自動投餌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等現代化科學技術成果。我國漁業科技工作者堅持自主研發中國的特色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工藝模式。通過不斷對工藝設備更新換代和配套集成,進一步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集約化程度,強化了生物安保和動物福利,養殖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5%以上,循環水養殖配合生態綜合尾水凈化技術,實現了無廢物生產和“零排放”。上海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工廠化養殖有助于提高漁業抗風險能力,保障**糧食**。
此外,設施化水平的提升,固然可以給一眾智能設施提供用武之地,但同時也意味著投入大、運營難,非尋常普通農戶可以承受。一方面,如何降低技術和資金門檻,另一方面,如何解決后續運營,以及走向千家萬戶,這些都是必解課題。在平湖的布局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此為托底的是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因此,與其說“魚菜共生”是一項新技術,其真正的內核是一整套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鏈條,早已從簡單的“賣產品”,升級為“賣模式”,即完整解決方案。
疾病防控:1. 殺菌消毒,循環水系統具有較為完善的殺菌系統(紫外線殺菌、臭氧),并且生物池中培養的菌種一般為優勢種,通常情況下整個養殖期間發生病害的概率很低。如果因不明原因出現病害等問題,可檢測生物池填料中的菌種類別,確定是否為生物池菌種變化引起。或關閉循環系統,對養殖池進行單獨殺菌處理。此外,除了在拌餌前進行殺菌消毒,對養殖池每5天要消毒一次以預防弧菌爆發。2. 補充微量元素,前期蝦苗脫殼頻繁,需要及時補充鈣離子,以免其體質下降發生病害。對蝦作為甲殼動物,微量元素的補充是養殖的重點。在補鈣的同時可以適當補充鎂鉀,促進鈣的吸收。《呂氏春秋》記載:“魚鱉之利,亦以水為之利也。”工廠化養殖正是利用水資源的高效方式。
種養混搭,內有乾坤,“示范園采取的是高密度養殖,養殖密度是傳統方式的20倍。一個30立方米的養殖桶,可養2000至2500條左右的加州鱸魚。6個養殖桶,180立方米水體,每年可產15噸魚以上,相當于外面土塘近十畝地的產量。而且,普通魚塘一年出一次魚,這里兩年能出三次魚。”楊先華是中以設施農業示范園的項目負責人,對這些數據如數家珍。示范園北側還有50和100立方米規格的養殖桶,桶越大、水量越大,效益也更好。當然,也非無極限,因為魚的糞便要從錐形池底排出,經過多次試驗,目前所能承載的較高容量為150立方米。這些巨型桶皆已走出實驗室,實際落地,運轉良好。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和借鑒先進養殖技術。上海工廠化水產養殖平臺
建立健全養殖廢棄物處理體系,實現養殖業的綠色轉型。上海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注意事項:1.養殖密度,根據養殖生物的種類和生長階段合理安排養殖密度,以保證養殖生物的生長和健康。過高的養殖密度會導致水質惡化、病害增多等問題,影響養殖效益。2.飼料管理,需要選擇符合養殖需求和質量要求的飼料,并根據養殖生物的生長階段和攝食習慣制定合理的投喂方案。3.病害防治,一方面要加強養殖環境的衛生和消毒工作,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藥物,避免對養殖生物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現階段,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面臨重重挑戰。上海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